教育大数据时代来临,数据平台建设更加重要
——我院派员参加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使用培训
7月中旬,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使用培训在常州举行。本次培训会由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主办、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承办,来自全国各职业院校的600余名代表参加第六期培训会议。我院学院办公室、图文信息中心、数字校园建设项目办公室有关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会。 根据工作安排,结合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和《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的要求,教育部组织专家进一步优化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简称平台),使其在保证已有用户服务功能的同时,满足高职学校开展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简称诊改)的需要。 国家教育部职成司高职发展处张启明同志在会上做开班动员。平台数据的采集与管理是各高职学校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全面及时掌握和分析人才培养工作状况、开展诊改工作的重要依据和基础。当前教育部非常重视平台的使用,平台数据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实施常态质量监测、宏观决策调控、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依据,成为社会各方评价、监督院校质量的重要数据源。当前生均经费、资助经费、绩效奖补资金的拨付、项目申报及验收等依据的教育数据均主要依托平台数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据进度安排,今年各校要在10月31日前将院校汇总数据上传教育部云平台。 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专家对今年平台数据采集与管理与往年相比11个方面的重大变化进行了解读。今年平台进一步扩充了数据量,更加注重数据源头采集(教师信息和学生信息是重要的信息源,今年数据要求采集每一个在校生数据),严格数据字段选择,发展性数据从历史比较数据计算而来,更加强化数据内部之间的关联性,加强系统自动纠错功能,更加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发挥大数据支撑决策功能。 今年的数据填报采集平台提供“网络版”和“标准版”两个版本。会议要求各校在具备基本网络条件的情况下,使用“网络版”,计算口径以“网络版”为标准。“网络版”平台可使学校在数据采集和报送过程中大幅减少实际工作量、实现源头采集,并降低出错率。就江苏来说,将使用江苏网络版采集平台,与国家通用平台略有差异。 从今后平台建设前景来讲,系统数据量将大幅度加大,而数据采集的“实时”和“自动”将是趋势。教育部计划通过三到五年逐步实现过程采集、月度采集(实时采集)。2016年11月,还将在试点院校开展月度采集(实时采集)培训,为2017年状态数据采集做准备。系统自动将“过程采集”学校的数据汇总上报,试点院校无需参加年度采集。 当前,移动应用将逐渐成为采集数据和应用数据的主流,“数据中心”的服务对象将进一步扩大,真正的教育大数据应用将应运而生。今后,状态数据管理系统将不仅仅是一年一度的数据采集工作,相比之下,日常应用将变得更有意义。各层“数据中心”以学校数据为基础、以全国大数据为背景全面展开数据的意义将更加广泛和深刻,这些数据必将成为今后政府和学校科学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所有数据采集必须更加谨慎。平台数据采集及数据应用将与诊断工作更加紧密结合,数据将逐步成为学校自我服务、持续改进的重要环节。通过几项工作的结合,推动院校内部自我诊断与改进机制的常态化,促进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过程采集”和“数据应用”的新要求,既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好的契机,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我院来讲,平台数据整合、打破信息孤岛、成立学院层面的“数据中心”显得迫在眉睫。(学院办公室供稿)